手蓄電池
430*430*150
600*800*1150
雙手按住兩塊不同的金屬的圓柱,觀察電流表指針的變化。人手表面總會存在一些含鹽分的水分(電解液),因此,當人的雙手各接觸一塊金屬板(銅板和鋁板)時,形成一個原電池,科技館產品,用靈敏的電表就可以測出電流。
潛望鏡
實驗原理:本產品用于演示平面鏡的作用
400x220x80組裝
傳聲筒
在傳聲筒的一端,觀眾對準筒端說話,聲波利用全反射原理沿著空管內壁以各種形式以340米/秒的速度迅速傳播,傳播到傳聲筒的另一端,另一端就聽到說話者的聲音。這是古老的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之一,發展到現在已有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傳真、微波傳送等等現代化高科技通信設施。
滅火現場
一、展示原理及內容簡述:
體驗者使用固定在展臺上的水槍(水槍8套,按一大一小交叉排列,設置閥門,讓體驗者學會使用滅火器)向畫面中著火的位置噴射,傳感器采集到水槍噴射的正確位置后通過計算機軟件處理即可在視頻圖像中顯示著火位置火焰漸熄。
二、展品操作說明:
體驗者使用固定在展臺上的水槍向畫面中著火的位置噴射,傳感器采集到水槍噴射的正確位置后通過計算機軟件處理即可在視頻圖像中顯示著火位置火焰漸熄,相反如果水槍噴射的位置錯誤,則投影視頻中的著火位置火焰就會越燒越大。工作人員配備一名,負責指導工作,體驗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三、展品主要設備配置、用材及技術參數:
1、無線接收發射裝置
2、主控制箱,控制全套游戲的時間,及啟動聲光電的程序
3、音響系統
4、火場模擬系統(3個以上不同場景可供選擇),由燈光及風機模擬火焰,要求這套系統封閉在火場建筑里面,窗戶留有傳感器
5、水槍系統(成人4個、兒童4個交錯排列)
6、電腦
7、背景造型:玻璃鋼
8、展臺:(鋼結構、阻燃多層膠合板、金屬板、人造石臺面)
9、給排水系統,不銹鋼水池。
科學普及簡稱科普,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讓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
概論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長點”。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著它的生長。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則為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形象地說,科學普及是以時代為背景,以社會為舞臺,以人為主角,以科技為內容,面向廣大公眾的一臺“現代文明戲”,在這個舞臺上是沒有傳統保留節目的。